2017年7月1日,商务部新颁布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正式施行,新办法中明确禁止经销商加价售车,以及在销售汽车时强制消费者购买保险或者强制为其提供代办车辆注册登记等服务。也就是说,一年前就已经明令禁止了4S店的加价行为。如今,除了丰田埃尔法这种极度紧俏的商品之外,当初的加价车型也都给出的一定的市场优惠。
奔驰GLC
优惠幅度:2万以上
奔驰GLC一经推出便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对中型SUV的豪华氛围进行了重新定义,令它供不应求。从2015年上市,到2017年新办法的公布,部分经销商仍强制购买保险和加装饰等。随着国产宝马X3的上市,以及全新奥迪Q5L的亮相,从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奔驰GLC的嚣张气焰,如今大部分地区都给出了2万以上的市场优惠。
大众途昂
优惠幅度:2万以上
大众途昂是国内市场最典型的“以大欺小”案例,尽管身材已经达到了大型SUV的级别,却与丰田汉兰达、福特锐界正面交锋,甚至途锐都要比他小上一圈。大众品牌的光环,再加上尺寸上的优势,一车难求的它延续了当年途观的“辉煌”。随着消费者回归理性,途昂这个“傻大个”的热度不断下降,价格自然也不再坚挺,还有一定的优惠。
本田UR-V
优惠幅度:3万以上
自从东风本田推出UR-V这款中型SUV之后,让这个“低迷”已久的日系品牌,再次尝到了加价提车的快感。作为一款中型SUV,UR-V的后排空间堪比行政级轿车,为这款车赋予了一定的商务属性。一经推出执行了加价提车的政策,如果不是受CR-V机油门的影响,UR-V也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向市场妥协。
本田冠道
优惠幅度:暂无优惠
本田UR-V和冠道,作为同胞车型,在市场终端的反应却相差甚远,UR-V优惠三万以上,冠道却一毛不拔,难道就是因为它来自广汽本田?除了外观和部分配置的差异之外,这两款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车型再无差异,如果执意要买的话,为何不选优惠更大的车型呢?
别克GL8 28T
优惠幅度:暂无优惠
别克GL8作为最早引入国产的商务MPV车型,从上市之日起就已经奠定了其在该市场的地位。2016年又迎来了别克GL8在国内的第三代车型,换装了全新的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和多连杆独立后悬架。这不仅解决了油耗的短板,动力上也有大幅提升,更是在商务MPV中呼风唤雨。直至新办法公布后,仍明目张胆的加价2万,实属罕见,如今平价销售,没有任何优惠政策。
丰田汉兰达
优惠幅度:暂无优惠
汉兰达作为丰田专为北美市场而推出的中型SUV,无论是粗犷的造型,还是庞大的车身,都深得美国消费者的青睐。2007年以进口的上市引进国内后,同样一炮而红,成为了同级的标杆车型。即使在二手车市场,也有着令竞争对手望尘莫及的保值率。尽管之后的对手福特锐界在尺寸和配置方面还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这并没有阻止汉兰达一路加价的狂妄。时至今日,汉兰达仍旧需要1万订金,按照订单顺序提车,而锐界的优惠已经达到2万以上。
编辑总结:敢在中国市场如此猖獗并非没有原因,它们的确有着竞争对手无法触及的亮点。从空间、配置到动力,成功开辟了一个全新的SUV细分市场。尽管有着不同程度的加价情况,依旧阻挡不了消费者的热情,如今再给出一定的市场优惠,销量自然会再次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