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回了趟老家,也许是太久没有回来,忽然感觉这个刚脱贫不久的小县城忽然之间多了许多“豪车”。不过说它们是豪车吧,按照乘联会起售价30万元以上的标准来看,似乎又不太对,因为主要还是宝马120i、X1,奥迪A3,Q2L这四款车,其中三厢版的奥迪A3最多。
也许在老辈人的心中,能坐上红旗开上奥迪就是成功的标志,因为老一辈人的心里始终还是有学而优则仕的想法,而这两个品牌一直以来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官车。但问题是,开这些车年轻人也这么想吗?
不是豪车的豪华品牌究竟哪些人在买?
老家县城经济并不怎么发达,因此年轻人大多都朝两百多公里外的主城或者隔壁省的省会去了,不过总还是有工作是少不了的,比如公务员、医生、老师。这些工作稳定,收入可观,养一台入门级的豪华品牌车型压力不大。
不过,在老家上班和我同龄的年轻人买车基本都选择高性价比的国产车或者经济适用性的日系车,他们的同事也少有买这些豪华品牌车型的,答案很简单,领导都没开奔驰你凭什么开宝马?所以,老家里究竟是哪些人在买这些不算豪车的豪华品牌呢?
答案其实有些意外,买这些车的有年轻人,也有上一辈的消费者。我不喜欢老家其实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有点多,但在小县城里开奥迪A3、宝马1系的有一多半的是这些年轻人。
有一个很关键的点是在大多数像这种小县城里,4S店特别少,豪华品牌的4S店就更不用说了,因此他们的购车主要是通过汽贸店也就是二级经销商进行的。而在人情世故更浓的小县城里,这意味着买这些入门车型,可以拿到一个相当不错的落地价格。
当然也要举个例子,还是拿奥迪A3举例,咱们只说不一样的,上牌费用在4S店里少说得2000元吧,但在汽贸里150元搞定,保险方面这台指导价19.32-26.85万元的紧凑型轿车怎么也得拿5000元保底吧,但是汽贸4000元就能搞定,别问我怎么知道的,因为我去问了。
更何况汽贸里基本就能拿到最低优惠,这么算下来,最低配落地就17万不到,这价格,家里有点条件的基本也就帮着掏钱买单了。而这样的价格也会吸引到一些老辈的消费者,毕竟驾照考得挺艰难,买台小而精又有格调的小车还是挺好的选择。
很明显,加长后的奥迪A3L上市后,会进一步巩固这个市场。
20万的别克就没市场了
不过,我就在想一个问题,要好开要有豪华感还要有个性,同价位的别克不是更香吗?但是很显然,咱们老家的这群年轻人对别克的唯一印象恐怕就是滴滴车,当然我也在店里询问了一位刚提走别克英朗的车主,也确实有拿来跑滴滴的想法。
但是我还是觉得20万左右的别克更好些,比如君威。售价为17.28-25.98万的君威据这家店的老销售介绍(以前给他介绍过很多单子),在他们店里拿君威1.5T版本是优惠4万,2.0T版本优惠4.5万,上牌和保险和A3差不太多,贷款优惠多2000元,服务费1500。(汽贸小门面,只摆几款热销车,图片仅表示车型)
关键是这个车比A3好开呀,不管是2.0T还是1.5T的动力都比大众的那款1.4T要更强一些,底盘的感受也不是用板悬的入门级豪华车型能比的,内饰豪华度更是甩他几条街。当然,有个问题确实是个原因,油耗有点高了。
如果真在意油耗,那20万左右的现代索纳塔、起亚凯酷等车型不也是更好的选择吗?可据那位销售说,韩系车在咱们老家基本卖不动,偶尔会有一两个懂车的会买名图。这也是我纳闷的地方,这两款韩系车好像没啥大缺点了呀。
写在最后
小县城里那些买入门级的豪华品牌的出发点其实和一二线城市里的那些用户是有些不同的,一二线城市更单纯的是为了代步为了好停车,而除了那群的确是冲着它小巧方便的用户外,更多的还是为了满足一些虚荣心。
但我也很纳闷,如果是为了虚荣心,在不存在堵车风险又好停车县城里,20万左右买一台合资中型车不是更好吗?或许,在我老家的大多数人眼中,像别克、起亚等合资品牌的形象是已经不如长安哈弗等国产品牌了,与那些豪华品牌的差距就更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