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开始频频发力,现在市场格局已经完全改变,从以前的外国品牌一家独大变为外国品牌与自主品牌各占半壁江山。虽然在高端车型方面依然是外国品牌份额巨大,但中低端阵线上自主品牌已经实现了攻城掠地,建立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但是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自主品牌往往会跟模仿挂上钩,甚至直截了当的说抄袭也不为过。比亚迪抄袭丰田和凌志、众泰抄袭大众和奥迪,这些现象在获得了某一部分消费者认可的同时,更多是遭到唾弃。
其实就质量而言,自主品牌其实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在很多配置上比合资品牌还要厚道一些。但质量并不是自主品牌的全部,自始至终自主品牌都缺乏一些核心的东西,浅显一点讲,缺乏的是创新、态度、个性;深度一点,就是缺乏产品技术的支撑,缺乏真正个性的品牌理念。现在自主品牌大多急于求成,看到外国品牌什么车型卖得火就拿来模仿,短期来看能有不错的销量,但长远来看对于品牌的发展和技术的提升是没有任何益处的。当模仿抄袭成为常态,一个品牌从灵魂上可以说就死掉了。学来的只是外观,学不来的是品牌文化和价值理念。
我们经常见到很多类似于某外国品牌的自主车型,虽然在大致外形上没什么区分,但仔细审视就能发现很多不同。就拿车身的线条来说,“被模仿”的外国车型往往都是遒劲有力、张力十足,很有饱满敦实的感觉;而自主品牌模仿出来的产品往往做不到那么具有视觉张力,偌大的车身显得非常空洞,就好像是随意套了一个外壳上去一样。这就说明自主品牌在外观设计与艺术造诣方面与外国品牌还有较大差距,设计是需要积淀的,风格是需要经过一个长年累月的、不断在成功与失败间磨合才能形成的,任何一个成功的汽车品牌都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成名,完全的独立正向研发需要时间来积累经验和技术,市场对这种品牌应该持包容、鼓励、认可、期待的态度;对于车企,更应该改变战略,抛开雷同,专注于品质、质量、态度,成为一个独立、有观点、敢于不同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