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市场这么大 我们的汽车文化在哪里?

粥粥 2015年12月17日 18:47

说到汽车文化,估计每个汽车爱好者都能说出一大堆来。汽车发展了一个多世纪的时间,每个国家因为文化底蕴的不同而衍生出了自己独特的汽车文化,比如说美国的皮卡文化,一说到美国汽车,人们都会想到体积庞大、排量巨大的皮卡车型,福特、道奇、GMC、雪佛兰都拥有很多皮卡车型;还有欧洲的小车文化,全球都非常热卖的MINI Cooper、奔驰Smart、菲亚特500等等就是典型的欧洲小车代表;就连日本这种汽车发展历史并不长的国家也有自己的K-Car文化与改装车文化。

反观我们自己,虽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汽车产销量最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但我们真的说不出一个能够拿得上台面的汽车文化。尽管我们国家的汽车工业起步较晚,但起点相对较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也较快,理论上应该形成一种独特的汽车文化体系,而这方面恰恰就是我们的弱点。中国地大物博,五十六个民族齐聚一堂,不同地域有不同的习俗,这说明中国根本不缺少形成独特汽车文化的沃土,然而各大车企在汽车工业蓬勃发展的时代中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在竞相推出自家产品的同时却忽视了对于历史的传承与对文化的尊重。

最早进入国内的桑塔纳车型在当时几乎可以作为一种图腾,但现在的桑塔纳已经全然没有了当年的神韵,徒有其名;90年代全国都很时兴的“微面”无论是居家旅行还是跑路运货都很在行,但2003年国家以缺少碰撞吸能结构而下令禁止;强制报废政策令很多本来很有味道的老车再也无缘道路。有些事情已成定局,有些事情正在发生,但无一例外的是很多发生在国内的事情让本来应该保留下来的文化悉数丢尽,或者成为档案馆里一本普普通通的回忆录,或者永远消失在浩如烟海的历史中。

硬要说中国的汽车文化,那么最好的概括估计就是“官车文化”与“加长文化”了。中国是一个官本位的国家,这一点在汽车里反映得非常明显,官车要豪华、要稳重,等级森严,低级别官员不能越雷池一步。大众帕萨特、奥迪A6、奥迪A8,最高级别自然是国产的大红旗。不过,“官车文化”显然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汽车文化,因为官车是跟普通公民脱节的,纵然官车上映射出的种种东西也算是博大精深,但没有代表性,更不能引以为傲。而“加长文化”也充满了戏谑,本来平均身高就不如欧美人,但买车还要追求长度,所以见到各种到了国内加长的车型。后排空间是宽敞了,但总是觉得有那么点变味儿。

汽车文化是一个抽象概念,很多情况下我们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汽车只是一部没有灵魂的机器,但只要赋予它一定的内涵,冷冰冰的机器一样可以展现温情的一面,这也就是汽车文化的内涵。有了内涵就有了文化,而传承与文化就是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我们可以看到斯巴鲁WRX Sti与三菱Lancer EVO在20多年时间里的争先恐后,也能看到甲壳虫从二战走到现在所经历的蜕变。如果没有对文化的传承与对历史的敬畏,这一切都是不可能一直走到今天的。外国汽车文化的生动与国内汽车文化的贫瘠时刻都在警醒我们,即便是以逐利为本的商业行为,也要对历史负责、对文化负责,不然一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也会如同鸡肋一般嚼之无味、弃之可惜。

推荐文章



电信与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备13029860号-11)
Copyright 2025 © 车314 版权所有 About che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