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的国内市场格局里,SUV车型无疑是最受关注也最能大卖的。从实际情况来看,造成SUV大卖的原因无怪乎就两个,一个是国人长期以来追求大车的心理,另一个是绝大多数家庭只能拥有一辆车,因此这唯一一辆车要求能够满足多方面需求,而SUV就是最均衡的选择。因此我们也看到了国内很多车企在轿车业务方面的市场占有率快速下滑,并且某些车企已经开始收缩轿车业务;国产SUV车型却以很快的速度占领市场,相似的,上述的某些车企在收缩轿车业务的同时迅速展开SUV业务,并在中低档次的细分市场中占据了半壁江山。
根据CAMM的数据,国内自主品牌SUV共销售250.17万辆,同比增长82%,占SUV市场销售总量的53.2%,比2014年同期提高9.2个百分点。与之对应的自主品牌轿车销售192.14万辆,同比下降12.4%,占轿车市场销售总量20.8%。由此不难看出,自主品牌SUV已经成为国内市场很重要的一支力量,快速增长的自主SUV车型正在侵蚀自主品牌轿车的市场份额。11月12日,哈弗H6在上市四年后迎来了第100万辆的下线仪式,而宝骏560也凭借出色的卖点冲击三万辆阵营,这些数据都说明自主品牌SUV已经成为市场的中坚力量。但是我们对这些数据其实不怎么感兴趣,因为数字只对专业分析起作用,而消费者看重的并不是这些销量或者财报数据,他们更加看重口碑、传承等等具有人文主义情怀的东西。
说到历史这个问题,大众高尔夫与高尔夫等等可能是德系品牌中最有代表性的车型,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将这两款车型塑造成大众品牌最有历史故事的车型,代代传承更是成为汽车发展史上的传奇。另外日本的三菱Lancer EVO、斯巴鲁WRX Sti、日产Skyline GTR也是很有故事可讲的车型。消费者对这些车型津津乐道的原因就是这些车都有脍炙人口的故事和起起伏伏的历史,有历史才会有故事,有故事才会有传承,这也是这些车型能够经久不衰的原因。但是看看国内这些自主品牌车型,往往是一个款式大卖特卖,但过了风头就迅速从公众视野中淡出。一款车型成功之后马上推出另一款车型,赋予一个全新的车名或者把成功的车型迅速上升为一个品牌,这样的事情早已屡见不鲜。就说比亚迪模仿花冠而大卖的F3,推向市场第一个月就创造了30000辆的销售神话,但也就是红火了几年而已,随后就陷入没有后续车型、迅速淡出主流市场的尴尬境地,比亚迪F3遭遇的问题同样是现在自主品牌SUV面临的问题。
车型的历史,文化,还有传承,说白了就是车型的迭代。我们也能看到但凡市场上销售出色或者在圈子里为人津津乐道的都是迭代率较高的车型。那么迭代究竟有什么作用?简单来说,车型迭代可以保证车型的生命延续,当一款产品接近寿命末尾的时候,其市场影响力与吸引力都会降低,这时就需要推出新款产品来重新获得市场关注。外观改变、配置增加、性能提升是迭代的常见手段。
另外车型迭代还能保证目标市场不萎缩,一款车型的寿命进入尾声伴随着市场关注的降低,此时厂家需要依靠降价等手段来维持销量或消耗库存,这样就会导致目标市场的降低。比如说一款新车刚上市定价20万元,那么在接近寿命尾声时就会降价到15万元来进行促销,这样一来该车主打的20万元市场就会降低到15万元市场,原有的20万元市场就需要新产品来维持市场高度。然而国内很多车企在迭代周期上做的并不好,经常会出现同一目标市场包含同款不同年份车型的情况,造成多年分车型在售、产品布局混乱。
放眼市场,哈弗、众泰、东风等很多自主品牌SUV在产品迭代问题上出现的问题。很多车型仅仅是在型号上有着某种字母与数字之间的关联,但在产品上几乎看不到什么具有传承性的细节,要么就是在已有车型上进行修修补补、小打小闹的升级就成为新款,看来也是炒冷饭、挤牙膏式的迭代。2015年已经进入尾声,2016年即将来临,在新的一年里自主品牌SUV还会继续保持亢奋势头,不过在车型换代与文化传承这点事情上,自主品牌们还是要再接再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