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24时,历时89个小时的北京市雾霾红色预警宣告解除。然而据统计,预警启动期间全北京市共有超过11万辆机动车违反单双号限行令上路行驶,依照《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的规定,仅仅这四天限行时间内就罚款超过千万元,数量之巨令人惊讶。一方面是号称史上最严的限行措施,另一方面是大量车主违反限行令开车上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其实我们并不排除有些车主不了解限行令的具体措施与具体的限行号码的可能性,这一部分车主上路行驶纯属意外;但更多人选择“顶风作案”应该是经过周密考虑的,在考虑到违法成本较低的情况下开车上路,相对而言要比不开车更节省成本,此处的成本不仅是金钱,还包括时间成本、机会成本等等。抓到一次罚款100元,但不扣分,这样一来车主们就没有太多顾虑,该上路就上路,被抓到了罚款100元基本上不痛不痒。但如果选择严格遵守限行令,那么就要承受出行不便、时间耽搁、会议迟到等等问题,总体来说遵守限行令可能造成更大的损失,这就是很多被限号的车主选择开车上路的原因。况且万一没被抓到,那就是纯赚。
相信相关部门在制定限行处罚政策是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因此我们也看到了只罚款不扣分的政策。没有把事情做绝,给了大家一些回旋的空间,客观上看不是坏事。但北京市相关部门没有想到的是居然有这么多车主选择“顶风作案”。只能说现在的人们都太精于算计了,看到处罚政策之后第一时间考虑的并不是如何去遵守,而是如何去打破规则、并计算违法成本几何。这么一看,国人的劣根性还是足够明显的,不仅是限行这种事情上偷奸耍滑,很多事情上都有这种现象,把凌驾于规则至上看做成功的标志,把打破原则看做登上一个新台阶。这么想可能有些愤世嫉俗,但冷静下来再想想,可能就是另一个问题了:限行限行,限行了这么长时间,限行的城市这么多,然而汽车尾气真的是雾霾的罪魁祸首吗?政府真的有权利去限制人们出行的自由吗?
这又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甚至答案已经很明确,不过再怎么讨论也是没有用的。有研究称汽车尾气对PM2.5的贡献率仅有不到4%,随后来自另一个部门的数据是高达30%以上,很难说哪个真哪个假,但一定都代表了各自的利益。中国是全世界汽车消费潜力最大的国家,空气污染程度同样毫不含糊;相比之下另一个汽车超级大国美国的汽车保有量是中国的一倍左右,但空气质量远好于中国,甚至两者都不在一个层级。这也说明汽车本身并不是雾霾的罪魁祸首,油品才是。能源结构与工业废气绝对是雾霾的最大成因,当然国家在这方面也正在下力气改变。不过在这个期间里总是拿汽车开刀,恐怕不太合适。拿网贴里的话说,车船税一分不少交,养路费一分不少交,但在特定天气环境里就被阉割了50%出行权利,想想也是心塞塞。会不会有一天会征收大气污染税呢?这谁都不好说。
关键词:北京限行,限行罚款,罚款不扣分,北京雾霾,雾霾,雾霾限行,北京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