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系车在国内的热度逐渐衰退 自主崛起?

刘浩江 2015年12月31日 18:02

目前在国内主流的合资汽车品牌一共分为德系、日系、美系和韩系四大派别。在其他车系都在飞速增长的时候,韩系车在国内的销量和关注度却大不如前。其实现代和起亚就能代表韩系,还有极少数的双龙。韩系车并不像其他车系品牌众多,严格的说就一个品牌,现代起亚一个公司。

韩系车在之前的质量可以说不是一般的差,几乎比国产车强不到哪去,但是在本世纪初这个现象得到了改变。尤其是索纳塔引入国内之后,在中型车选择还不是很多的时候,索纳塔的出现很快就受到了消费者认可,也成为了政府部门采购的对象。随后还引入了伊兰特,这款车不仅油耗低,皮实、耐用的口碑深入人心。直到目前还有很多地区的出租车采用了现代伊兰特。

刚进入中国市场的韩系车和其他合资品牌相比可以说没有任何的优势,但是质量可靠的品质得到了保留。可以说凭借的较低的售价在国内打开了市场。仅有较低的售价是远远不够的,随后就开始拼颜值,网上流传的“屌丝装逼有三宝,K5、索8、迈锐宝”一共三款车,有两款是韩系车型。之所有这么说,是由于这几款的售价相对较低、配置高、看上去有档次。这点也不得不承认,韩系车的外观设计的确是颜值很高。

但是在机械方面的匹配就和其他主流合资品牌有着不小的差距。在实际驾驶感受上很容易就能体验出来,韩系车的底盘、转向系统、动力输出上都和那些老牌的合资企业有着明显的差距。

所以只能靠拼颜值和配置来取悦消费者。相比整车的研发费用来说,直接采购的配置几乎就是凤毛菱角,每个厂商都能轻易的做到,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自主品牌。自主品牌在外观设计上虽然不如韩系,但是在配置上可是不甘落后,和韩系车型绝对有的一拼。自主品牌中逆天配置的车型屡见不鲜,就是比亚迪F0都全系配备了无钥匙进入和无钥匙启动。韩系车在更加重要的行驶质感和操控性上并没有明显的提升,并且很多车型都有塌屁股的毛病。

虽然在近几年,德系出现了各种“质量门”但是神车效应并不能改变;中日关系再无论多么糟糕,都无法改变日系车热销的局面。中日的确是发生过战争,但是中韩的关系也好不到哪去,什么孔子、嫦娥、就连屈原也都是他们的。德系不仅只有大众,宝马、奥迪、奔驰、保时捷等都是德系的品牌;美系除了福特、别克、雪佛兰外也有凯迪拉克和林肯等高端品牌;就连中国愤青最为仇恨的日系也有雷克萨斯和英菲尼迪等。而韩系呢?只有现代和起亚,靠着高颜值和丰富的配置,在竞争对手众多的中国市场拼配置。

其实近几年自主品牌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不再是廉价低质的代表。自主品牌的产品并不比韩系车差的到哪去。但是在外观设计、发动机的研发能力和变速箱的生产仍和韩系车有一定的差距。目前的自主品牌基本在拼配置、拼空间和性价比。一旦自主品牌形成了稳健严密的强大体系后,韩系车在国内基本就没有任何优势了。同样是汽车工业起步较晚的韩国,仍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

推荐文章



电信与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备13029860号-11)
Copyright 2025 © 车314 版权所有 About che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