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弄了个大新闻 造车梦终于有眉目了?

粥粥 2016年01月07日 09:00

没错,喜欢吹牛逼的乐视还真的把吹过的牛逼变成现实了,这一点连我们都没有预料到。前不久乐视联合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下文中称FF)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CES展会上发布了旗下首款电动概念车Zero 1,这标志着乐视与FF的合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这样一来,乐视的造车计划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无变有、从概念到实物,下一步对于乐视来说充满了机遇与挑战。

Zero 1这款概念车浑身上下都充满了科技感,作为一款概念车确实是名副其实的。拉风的外形、单人单座的座舱设计让Zero 1多多少少缺了点实用性。当然了,概念车本来就没打算量产推向市场,更多的是以技术验证的形式展示给公众。但如果乐视与FF想在概念车的基础上继续走下去,就要面临更多的问题。并且,Zero 1是FF的产品,车子本身的设计研发跟乐视关系不大,乐视在汽车技术上也没有什么积淀,与其说联合FF发布了概念车,不如说是抱上了FF的大腿,在美国市场上表现出了自己的姿态。言外之意,这可能又是一番造势,没准未来几天乐视的股票又会全线飘红。

说点实际的,乐视在国内的汽车之路该怎么走?国人都是务实的,乐视也不可能打造一款过于小众的车型,像Zero 1这种超跑风格的车子估计一般人想都不会想,一来不实用,二来概念产品距离投入量产太遥远。外界一直质疑乐视造车的能力,尽管有来自广汽丰田的高景深、上汽的傅振兴加盟,但乐视的技术研发能力还是不足以独立打造出一款产品,即便有FF的支持,乐视也难以保证能在短时间内将FF的技术消化吸收。造车本来就是一场持久战,乐视如果想一口气吃个胖子估计还是有点悬的。

有人说:“单靠乐视在互联网领域的经验,做汽车不会成功;单靠FF在汽车领域的积淀,做汽车也不会成功;但如果把乐视的互联网汽车生态理念与FF的技术相融合,就有可能颠覆传统汽车产业”。我们倒是认为,即便乐视与FF的合作取得了更深层次的进展,想要颠覆传统汽车产业也并非易事。乐视自己也说靠生态取胜,但“生态”恰恰是一个很虚幻的概念、可以是一种思维方式,也可以是一种操作方式,而硬件层面的“生态”则牵扯到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每一个环节,那么想要颠覆这些,恐怕谁都没有能力做到。

所以说,乐视的“生态”更多的是引导人们用新的眼光审视汽车这个东西,用新的思维去阐释汽车这个概念,并用自己在互联网方面的经验来改善传统汽车一些方面。那么,这能叫做“颠覆”吗?显然不是,用“融合”来解释应该更加合理。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产业根本就不是势不两立的,互联网思维有其超前性,传统产业有其稳定性,两者之间不存在谁颠覆谁的问题,只能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进行深度融合。

掰扯完生态这点事,再来说说乐视面临的挑战。我们知道,汽车产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与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上姑且说乐视拥有一些大佬的支持,但资金方面还没有什么消息。根据已知的情况,乐视汽车还没有获得任何投资,FF在融资问题上也没有公布最新消息。作为资金密集型产业,融资对于乐视和FF的发展非常重要。

另外,更大的挑战来自于传统汽车巨头。传统车企在智能控制与无人驾驶技术等未来技术的研发商投入了巨大精力,以这些巨头在汽车行业中的积淀,其能量绝对不容小觑。都说这是一片蓝海市场,那是因为目前还没有一款足够成熟的产品推向市场,而战场四周早已杀气腾腾,巨头们都在为争夺这片蓝海市场开足马力进行技术研发。在2016CES展上,宝马推出了AirTouch新型手势控制系统,奥迪展示了搭载自动驾驶技术的技术验证概念车,奔驰的自动驾驶技术更是在2015年就已经对外公布并展出。传统巨头们已经开始发力,留给乐视与FF这等“后起之秀”们的舞台看起来并不很宽广,至少从技术层面上是这样。一旦传统巨头们对关键技术申请了专利,新兴企业想要突破专利壁垒就更加困难。

还有一个挑战是来自其他互联网大佬,这个层面的挑战更直接、更针锋相对,大家都是搞互联网的,彼此都很熟悉对方,按什么套路出牌别人心里都有数,更难实现超前性的突破。谷歌、苹果等都已经涉足汽车产业,这些互联网大佬为了快速占位而不断跟相关技术厂商合作、跟传统汽车企业合作,甚至直接收购拥有相关技术专利的企业,手笔之大令人难以想象。乐视和FF如果想在上述领域都快人一步,显然有些不现实,想要“颠覆”更是天方夜谭。

不能不说,乐视给自己、给公众画了一张很大很大的饼,但是到最后能不能把这张纸面上的饼变成大锅里的饼、能不能喂饱关注乐视的人,这可能是最成问题的。

关键词:乐视汽车,乐视超级汽车,乐视电动车,乐视造车,乐视跑车,法拉第未来,乐视概念车,zero1。

推荐文章



电信与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备13029860号-11)
Copyright 2025 © 车314 版权所有 About che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