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汽车黑科技大井喷 但想买到真不现实

粥粥 2016年01月07日 18:20

2016年CES大展如约而至,与往年不同的是,展馆内除了常规的手机、家电、机器人等东西之外,又多了汽车技术这么一个“新人”。各大汽车主力厂商和各路汽车智能驾控、多媒体技术厂商的参加让这个本来是“消费电子”大聚会的展会几乎成为了汽车技术大展,特别是随着公众对于智能驾驶技术、车联网技术的兴趣不断增加,一些脑洞大开的黑科技让整个展会的风头都被汽车这块抢了过去。

据不完全统计,本年度的CES大展中与汽车搭边的技术主要来自于电动汽车、无人驾驶汽车、计算机辅助驾驶、人机交互、智能学习、实时3D地图、雷达传感器、无线充电等等十多个领域,共有包括奔驰、宝马、奥迪、大众、福特等9家传统汽车企业参展。虽然CES还没有结束,但是CES大展上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却足够让我们深入思考:CES的焦点真的被汽车抢走了吗?

先从单纯的展位面积来看,近几年CES中汽车技术的展位比例确实在不断增加,不仅是汽车技术方面的企业增多了,还有传统汽车企业的老面孔,如奔驰、宝马、奥迪等等。汽车技术的主题设置、展区规模、功能划分逐年提高,传统车企也从先前汽车技术的载体升格成具有话语权的主导力量。不过就算汽车技术在CES大展中的比例逐年提高,其在整个展区中的占比也不过20%左右,说声势上盖过了消费电子产品还算靠谱,要说规模上也超越了就显得不切实际。智能机器人的展位面积是最大的,几乎占据了70%左右。既然是消费电子展,那么“消费”就是最主要的因素,机器人、虚拟现实、超清晰电视、智能手机这些消费品才是CES的主角,而汽车属于长期耐用品,更新换代的频率远比不上上述那些产品,充其量只能算是CES展会上的一匹黑马。

说到汽车技术本身,本届CES大展中各大车企都带来了很具有前瞻性的概念车。奔驰推出了E200、E300两款无人驾驶汽车;宝马带来了比i8更科幻的概念车和AirTouch“隔空控制技术”;大众想要借着CES的东风改变一下恶劣形象,也推出了两款自动驾驶的概念电动车;丰田推出了一套智能地图系统,能够根据GPS数据与图片分析系统来实现自动驾驶;雪佛兰推出了一款纯电续航超过1200公里的纯电动车Bolt;而这两天国内媒体头版头条的乐视与法拉第未来推出的FF Zero 1也抢了点风头,只不过实在太概念化,量产只能是遥遥无期。

那么观众们究竟是不是来看汽车的呢?凭现在的数据来看很难说是,就像前面说到的那样,自动驾驶、智能控制在现在看起来还是有点遥远,黑科技固然高大上,但还处于概念阶段,最快的也不过是技术验证阶段,距离投入量产、进入我们的生活还很远,而且即便量产之后其价格也明显不会很有亲和力。一辆智能汽车五六万美元,而一部智能手机只要600美元,好玩的智能机器人、无人飞行器也就几千美元到头,那么消费者在短期内会选择什么呢?大多数关注消费电子领域的玩家们会更加青睐什么呢?肯定还是那些触手可及的东西,或者说很快就能上市的东西。至于汽车什么的,大家还是会先开着手头的汽油车柴油车,然后对各种智能黑科技充满期待。

推荐文章



电信与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备13029860号-11)
Copyright 2025 © 车314 版权所有 About che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