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国特色的汽车市场 被政策牵着鼻子走

刘浩江 2016年01月08日 18:40

正常的汽车市场应该是厂商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推出和完善自身的产品,或者是类似特斯拉之类的产品来引领市场的潮流。但是这些在中国通通都不适用,中国车市是由政策来引导,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汽车消费市场。

在动力系统上,日系车普遍采用自然吸气和CVT的组合,美系车采用自然吸气和AT变速箱,而欧洲又普遍的采用了小排量增压和MT的组合方式。由于欧洲对于排放的要求极为苛刻,这些车企为了能够通过测试,不得已采用了涡轮增压的这种方式来压榨动力。在2020年欧洲涡轮增压的车型将达到85%的普及率。而中国大陆的排量税和排放标准都是参照欧洲标准来制订的,所以在国内遏制了大排量发动机的发展。同时也受神车大众的影响,国人过分的迷信涡轮增压技术。还实施了节能补贴和1.6L及以下排量购置税减半等政策,来鼓励小排量发动机的发展。从此在国内也掀起了小排量涡轮的浪潮。

其实技术先进的自然吸气发动机无论是在尾气排放还是在燃油经济性上都不比涡轮增压发动机逊色,甚至比涡轮增压的发动机更加的优秀。并且自然吸气发动机在制造成本和维修保养上都比涡轮增压发动机更有优势。但是在政策面前汽车和消费者不得不面对这个现实。

中国的汽车消费市场可不仅仅是这么一点特色。在2011年政府再次干预车市的发展,矛头指向了北京限购,由于交通拥堵等原因,开始实施限购措施,每月只供应2万个牌照。在限购的同时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仅有着高额的政府和地方补贴,还可以享受免摇号和纯电动车不限行等优惠政策。

这些政策的实施极大的促进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依靠着政府的巨额补贴很多自主品牌都推出了一些并不实用的纯电动车。这些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基本都不到200公里,到了冬季续航里程还会大幅的缩水。各种配套设计并不完善,充电时间过程都是目前自主品牌所推出的电动车。如果没有如此多的优惠政策,这些车估计无人问津。

这些技术问题并不是最关键的,为了节省研发成本这些自主品牌的电动车几乎都是从普通燃油车上改造而来。完全的沿用了普通燃油车的车身结构,要知道的是电动车和燃油车的受力完全不同的。电动车在前方取消了发动机,在底盘或者后备箱安装了沉重的电池组。可是这是车企并没有做相应的强化和改进。就这种产品质量怎样才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在鼓励新能源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潜在的危险。照目前的这种发展速度,新能源车电池的回收将至关重要。虽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但是如何监督执行才是至关重要的。就拿家用电池来说,也是独立回收,可是结果呢?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为了利润最大化不也闲置着污水处理装置,偷排、偷放。

很多的自主品牌的发展都被国内的政策牵着鼻子走,并没有从消费者的角度来完善自身的产品,更没有想过要引领市场。一些政策的实施,促成了中国畸形的汽车市场。

推荐文章



电信与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备13029860号-11)
Copyright 2025 © 车314 版权所有 About che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