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4月份石家庄的李女士购买了一台售价61.5万元的奔驰CLS 320轿车。但是在近一年的使用过程中这款车问题不断,在北京奔驰中国公司总部维修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告诉她这是一台试驾车。
这辆车购买两个月后,在正常行驶的过程中就前轮就爆胎了,后轮鼓包。轮胎的问题刚解决,李女士又发现车门两侧玻璃漏水,4S店也没有修好。又过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空调系统又出现故障,空调不制冷。李女士找到4S店后,工作人员却表示,这是进口的小众车,这里也修理不了,只能到北京奔驰中国公司总部维修。总部的工作人员告诉她,空调的冷凝器坏了,但车门要请德国的工程师来修。并且从系统查询这是一辆试驾车。
李女士怎么也想不到自己60多万够买的豪车居然是一辆试驾车。并且在购车的时候4S店并没有明确的表示这是一台试驾车。之后经销商拿出了一份政策车销售合同复印件,证明李女士在购车时知道这是二手车。李女士的所有手续都是由4S店代办,对于这份合同一无所知。
试驾车并非厂家免费提供,在当前的厂家商务政策中,大部分需要商家承担,以六到八折的价格购买。并且车型更新换代的频率越来越快,商家购置新车并上牌用作试驾车,并承担诸如上牌、折旧贬值等成本费用,让商家不堪重负。所以很多商家将试驾车倒卖给员工或员工家属,以公司的名义购入,等到了厂家规定的年限过后,再进行过户。
由于现在的商品车不上牌也可以购买保险,所有很多经销商就用为上牌的商品车来充当试驾车。为了防止在试驾期间造成各种划痕,经销商会在门把手上贴保护膜,甚至连座椅的胶袋保护膜都不撕。这些试驾过的车型,最后都流入到了消费者的手中。试驾车经历了无数次的暴力驾驶或者各种事故,整车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和新车不能相提并论。那么怎样避免购买到试驾车呢?
一、最好选择生产日期较近的车型,这样会极大避免了试驾车的可能性。
二、仔细的观察轮胎的痕迹,使用过的车辆轮胎肯定会有一定的磨损。商品车一般都是由货车运到停车场,基本上很少使用。
三、留意把手或钥匙孔,频繁的开关门和插钥匙启动,在使用之后多少都会有一些划痕。
四、观察刹车踏板和油门踏板,经过多次鞋底的摩擦之后,一定会留下蛛丝马迹,和全新的车辆会有一定的差别。
五、尽量自己去车库选择一辆,不要接受经销商推荐的那一款。
燕赵车讯总结:近几年,对于购买到试驾车的事件屡见不鲜。毕竟现在车型更新太快,4S店为了自己的利益,花巨资购买试驾车,干脆就用新车试驾,然后再卖给消费者。对于这种情况消费者在选车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尤其是优惠力度较大的某款车型,很有可能存在问题。还有就是购车签合同的时候,仔细阅读每个条款,千万不能像李女士那么大意,购买了二手车还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