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前几天刚刚度过了“惊蛰节”。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过了惊蛰以后代表着我们正式进入了春天,随着天气变暖一些令车主们头疼的问题又慢慢出现了。其中,最为让人难受的就要属车内异味的问题了,不仅影响我们的驾驶环境,还威胁到我们的健康。
说到异味,估计现在大家第一反应在脑海里的是,蒙迪欧的“臭气门”。但也许大家都忘记了,在2013年还发生过一场关于车内异味的“战争”,那就是奔驰C级车“异味毒气事件”。
多位车主因“毒气”受害
2013年央视《每周质量报告》中,曝光了奔驰C级车的车内异味问题。借着3.15的东风,全国深受其害的车主们联合了起来,对自已的遭遇进行维权。据统计,从2012年9月开始全国各地包括上海、北京、南京、天津、广州等等。超过500名的车主自发组织了“奔驰C级车内异味问题”的QQ群,分享自己的遭遇并进行联合维权。
案例一:
2012年4月份,苏州的车主袁先生购买了一辆奔驰C200轿车。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异常。但慢慢的车内就有了一些异味,4S店的售后人员告诉他新车都会有些味过阵就好了。所以,袁先生也没有在意,可是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随着车辆的使用,内部的异味越来越严重。袁先生使用了多种方法包括通风、购置活性炭、氧触媒等,都无法驱除异味。
到了后来,由于长期被“毒气”侵害袁先生出现了,头晕、胸闷、身体刺痛的症状。2012年5月份经医院检查袁先生肝脏严重损伤,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车内的“毒气”导致。因为这样袁先生多次找到北京奔驰客服中心和当地奔驰4S店,要求解决问题但都是无果而回,4S店甚至表示闻不到。
袁先生坚持认为车内座椅皮革有问题,所以2014年6月份袁先生和当地奔驰4S店人员,一起将车辆送到相关机构自费检查。结果令人吃惊,车内甲醛的含量竟超过普通标准的四倍。面对这样的结果,袁先生立即要求退车但奔驰方面没有接受这份检测报告,至于4S店也只是在未来维修保修上给予了一定优惠。事情就这样进入僵局,最后不了了之。如今,袁先生只能将30多万的豪车放在家中,他表示“这个真的对我很不公平,现在不会开了,没有人希望用健康的代价开这个车。”
案例二:
无独有偶,奔驰C级“毒气”伤害车主的事件绝不是偶然。在张家港的金先生是位“海归”2011年回国之后,购买一辆奔驰C200在随后的两年之间。他经常闻到车内像垃圾箱一样的异味,会出现头晕、全身乏力、喉部不适的症状,后来经医院检查金先生的肺部纹理增多,相当一个抽了十年以上人的肺部。
可是,金先生却从不抽烟,他的主治医生说这可能是外界环境因素导致的。对于这件事,金先生说:“我可以换另外一部车,但是如果它对我的身体造成伤害以后,那我不能把我自己的身体给换了”。
案例三:和这样两位车主有着同样经历还包括许多的车主,比如泉州的车主吴先生从2009年购买了C200后,车内就一直有味道。联系到奔驰4S店,他们说可能是空调系统的不干净导致,所以就做了一系列的空调清洗、更换滤芯,但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案例四:中山市的王小姐,也是一位奔驰C级的车主。她每天都要开车接送孩子上下学,自从买上这辆C级车以后,她和她的孩子经常会感到呼吸道不舒服,嗓子发炎。
案列五:在众多奔驰车主受害案例中,一位姓骆性车主遭遇最为令人叹息。他在妻子怀孕的第二个月购买了一辆奔驰C级车,其后的8个多月时间里,一起开这辆车上下班。结果,孩子出世后,发现先天性右耳受损。对于这件事,骆先生一直耿耿于怀,他认为自己孩子的情况是因为妻子长期闻到车内异味导致。但经过多方咨询之后没有相关的证据,他只能自吞苦果。
“毒气”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面对如此众多的受害车主,这奔驰C级车内异味背后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呢?2013年奔驰C级车异味事件曝光之后,有汽车业界人士对奔驰C级车内部的材料,进行了检测。结果令人愕然,奔驰C级车内部存在的异味的原因,竟然是因为厂家在阻尼部件中添加了沥青。没错,就是我们日常在马路上看到铺马路的那种沥青。根据了解,由于阻尼部件中的沥青经过高温暴晒,会散发出有毒的多环芳烃气体,包括苯、甲醛等致癌物质。
而在奔驰车使用沥青阻尼部件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利润。根据央视当时的数据显示,使用沥青每款车可以为奔驰节省200元左右的成本。一年下来可以带来几千万的利润,也就难怪会发生这种事情了。
厂家态度冷漠 车主维权困难
在2013年3·15曝光之前,北京奔驰厂家对于车主反映的异味事件,没有做出官方解释不理会车主们。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在4S店,这个层次上进行解决。异味“毒气”事件曝光以后,奔驰发表官方声明表示:“目前,在中国生产的梅赛德斯-奔驰汽车和在其他国家生产的产品一样,使用的是同样的进口阻尼部件,并且符合梅赛德斯-奔驰全球质量标准。”
显然,奔驰厂家的态度十分无赖,既不承认用料有问题也不认可第三方的检测结果。无疑这种态度激怒了中国的消费者,2013年6月第十七界深港澳车展首日,34位奔驰车主在奔驰展位前面举着“奔驰有毒、奔驰要命”的进行示威。
最终,厂家以召回更换地毯的方式,结束了这场历时一年多的“战争”。可是,有很多车主对于这样的处理并不满意,称更换地毯以后还是会有异味。对于这些车主的投诉,奔驰显然已经用光了自己的耐心,没有对他们的投诉做出反应。直到今日多年维权未果,使不少车主都只能无奈接受现实。有的人卖车、有的人将几十万的车放置不用,一位车主王先生道出了车主们的心声:“奔驰的维权伤不起,太累了,就像一座大山一样,根本推不动。”现在,新一代奔驰又上市了,是否会上演下一个“轮回”!
燕赵车讯总结:
国内车内异味问题屡见不鲜,主要是由于车内材料和空调系统两方面的原因造成。很多车主都不会在意,但异味的伤害却十分巨大。车内异味问题车主们的维权行动,往往由于国内法律不健全没有对于异味问题召回的规定,最后都是不了了之。从法律角度这类事件可以通过法院起诉的方式,逼迫企业坐下来谈判,但需要独立的权威第三方调解。
如今,我们有了新的“汽车三包法”可以说有了法律的底气,但由于没有相关具体制度,而且汽车问题需要双方认可的质量鉴定,所以车主们维权难度依然不小。遇到这类事件应联系其他车主以集体方式维权,这样解决的可能性会比较大。随着我国制度的健全,比如今年即将出台的《汽车反垄断指南》等规定,相信未来车主们都能够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