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随着交警对酒驾查处力度的加大以及人们对酒驾危害认知的加强,酒驾数量明显呈现下降趋势。现在连小孩都知道: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这几乎成为了全社会的公式。但你知道吗,有一种东西,如果你在开车前吃了它,那么被交警查到后可能处罚比酒驾还要严重。而这种东西谁家都有,而且保不齐你刚刚才吃了它。
这种东西就叫做,药。
药?!怎么可能,谁生病还不吃药啊?!吃完药开车很正常啊?
别不信,还真就有人吃药后开车,结果就被交警查住了。近日,鞍山一位市民驾车上路,因为感冒发烧,所以开车前吃完感冒药后。由于药物引起犯困等整张,导致车辆发生追尾事故。交警告知将按照毒驾处理,这一下在场众人全都傻眼。谁也没想到吃药开车竟然比酒驾处理还严重。
其实药驾在国外早就有了具体的处罚措施,比如美国对药驾的处罚非常严格。2010年,美国37个州通过了禁止药后驾驶的法律,并且成立了专门的药后驾驶工作组。目前在国内对于药驾,并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执行处罚。一般交警都是善意提醒,在发生严重后果时,才会参考毒驾处理。
药驾,并不是什么药都不能吃
有不少服用后会影响驾车的药物,多是用于治疗一些常见疾病的.由于这些药物中含有抑制中枢神经的成分,人在服用后会产生嗜睡、头晕、反应迟钝等不良反应,我们在平常驾车时要谨慎服用这些药物。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列出了7大类在服用后可能影响安全驾驶的药品,并提出在服用上述药品后应禁止驾车。这7大类药品包括:对神经系统有影响的催眠药物、有恶心呕吐反应或变态反应的药物、止痛类药物、兴奋剂、治疗癫痫的药物,以及抗高血压药物和降血糖药物等。而在法国,根据药品对司机驾驶能力影响的程度,将其分为4个等级,并要求药厂在药盒上以不同颜色的标识,警示药物对驾驶能力的影响。
在国内对驾驶产生影响最常见的是感冒药,也恰恰是人们经常会忽视的药品。服用感冒药后,人们经常会产生头晕、瞌睡等症状,影响正常安全驾驶。所以为了避免这些不良影响,可以选择不含抗组胺药成分的的感冒药或者中药来治疗感冒。医院看病时也可以直接跟医生表明司机身份,请医生使用不会对安全驾驶产生影响的药物。另外还需注意某些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业务影响安全驾驶,比如防晕车药物吃后会瞌睡,常吃镇静药会导致反应迟钝,注意力分散等等。这些药物需要避免在驾驶前避免服用,如果必须服用此类药物,也可以找人代替驾驶,以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总之,药驾需要引起所有人的重视,不仅仅是因为处罚严重,更重要是吃药后开车,驾驶员状态不佳可能会引起严重交通事故。但同时对于药驾,我们也不需要太过担心。只要我们避开那些会在驾驶时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一样可以在吃药后放心开车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