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LYNK&CO发布之后 谈谈领克互联网打法

赵鑫 2017年04月17日 10:54

昨日,吉利旗下全新品牌LYNK&CO在上海正式亮相其首款量产车型LYNK&CO 01。这款车型的概念车去年十月就已经在德国柏林正式发布,它定位于一款紧凑型SUV,基于吉利和沃尔沃共享的CMA平台打造,计划于2017年底在中国上市,同时LYNK&CO品牌还将陆续进入欧洲和北美市场,成为全球性车型。

在谈到为什么将“LYNK&CO”的中文名取为“领克”时,吉利汽车集团总裁兼CEO安聪慧解释说,“领”代表领先和引领,而“克”既是改变,也是突破,通过创新科技与互联思维,连接人、车、世界……这里面,我们车314认为最核心的就是“创新与互联”的思维,而这场发布会所折射出来的信息,也无不验证这个理念。

打法一:改变从发布会开始

首先,发布会的形式就非传统化,尽显互联网思维的风范。据说,这次发布会请了共500家以上的媒体平台前往报道,而从朋友圈上分享的照片看,这次发布会举办地——上海西岸艺术中心近万平方米大厅更是布置得相当的fashion。

吉利将这次发布会的主题定为“互联共创之夜”,突出“跨界”的理念,所以也邀请了不少科技界的大V前去捧场。按某知名科技网站负责人在朋友圈所晒的一样,“吃着寿司,音乐晚餐大PARTY模式,这一定是假的新车发布会”。

不能怪科技圈的记者没见过世面,就算是钓鱼台、人民大会堂这样高端的发布会场所他们也是经常“趟过”,但这次“LYNK&CO”一改以往车企要不端重略显老气,要不高逼格不接地气的发布会风格,突出其目标消费群体拥抱、开放、互联时代的精神。发布会上,国外知名乐队演奏着爵士乐、到处是香槟和美食,还有美女……确实让见惯了世面的媒体朋友们大为惊叹,这还是记忆中的吉利吗?话说“吉利帝国”的缔造者李书福出身于浙江台州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受家庭贫穷现实的影响,让早期的吉利汽车除了性价比之外很难说在格调上有什么突出的地方。这跟李书福讲究经济实用的执家理念有关,据说他在创业初期,30元以上的衬衣都舍不得穿,而且做西装一做就是十件,而且款式一模一样,都是藏青的。

如今的李书福讲究了,不仅开始穿一些新款的西装,颜色也多样化了。这就是一种改变,一种从自我惯性思维中走出来的改变,而LYNK&CO就是这种改变的产物。发布会只是代表一个细微处的表现,至少这次从场面和流程上来看,与互联网公司的发布会已无太大的区别,如果发布会公关团队在互联网经验上能更专业一点,估计效果会更好。

打法二:互联网汽车更加“互联网化”

LYNK & CO品牌的定位在吉利品牌和沃尔沃品牌之间,产品是基于CMA模块化平台进行研发,其中也用到了很多沃尔沃的技术,但我们更关注的是其车辆本身与互联网技术进行的有效融合,能否打造出一辆真正的“互联网汽车”。

关于“互联网汽车”是不是个伪命题,我想这个已经不用去辨论。在消费者对车辆的互联网功能、车辆品质和性能等几方面的要求不断提升的趋势下,凭借互联网“黑科技”融合其它技术,而获取粉丝用户的信任和提升口碑的口碑,并因此得到迅猛增长的案例屡见不鲜。就拿互联网汽车新品类荣威系列举例,其RX5上市8个多月总销量突破14万辆,仅仅在3月份单月销量就达20128辆,还闯入了2017年1~2月紧凑型SUV销量总榜前十。

如果说荣威的成功是因为它与YUN OS的深度合作及支付宝概念的创新,那么这次发布的LYNK&CO 01准量产版车的互联网元素就显得更加全面和专业。

第一是硬件设备上,采用了一块10.2英寸中控触摸屏,保证了在交互上不再像以往的汽车产品一样受限于屏幕太小,无法给于用户在娱乐、导航、资讯等方面的良好交互感受。

其次,这套系统的核心据推测可能是LYNK & CO自主研发的OS平台(可能还是安卓的内核,否则无法实现APP等方面的生态链闭合圈)。第三,就是加入了目前比较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比如能实现语音控制命令,语音输入转换(就是说话就转化为文字,特别是开车时,不用再用手去进行文字录入,安全性大增),另外车载移动互联系统可以安装各种APP实现各种应用的拓展。

举个例子,大家都清楚地图资源更新的重要性。一般三个月至半年都要更新一次,不然“导航开进河里、掉进渠里”这种事就不是新鲜事了。在以前都只能去4S升级,麻烦不说还要掏钱,而借助这套全新的车载移动互联系统,你随时可以进行地图的升级和更新,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行,可称得上真的是随时随地的互联!

最近互联网炒得很火的“云概念”也在LYNK & CO有所体现。LYNK & CO云构建了实时在线的人、车、云端交互体验,吉利宣称它也是目前第一款能实现社交功能实时分享的互联网汽车。据说,LYNK&CO的所有车型都将接入LYNK&CO云,让车成为互联网的一部分,今后你的保养信息、车辆自我检测、娱乐资源共享,以至于若干年后可能实现的通过互联网驾驶或者控制汽车,真正做到人、车、世界的无间连接,让汽车变成一个智能移动互联网平台。

就像奇点汽车CEO沈海寅在奇点互联网汽车上市发布上曾对这类的目标市场有一个描述:“互联网汽车的目标消费人群为泛90后人群。作为成长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一代消费者,他们崇尚个性和自我,对新科技、酷体验永远充满热情和兴趣。因此,提供的不仅是一辆前卫的智能新能源汽车,更是一种更加智能、环保、时尚的新出行方式,一个体贴、暖心、“懂你”的随身伙伴。”

另外,出于对用户现有设备的有效利用,这款LYNK & CO系统还能对苹果的CarPlay及百度的CarLife在内的多平台互联系统的提供支持,并通过LYNK & CO自有的车载应用商店形成完整的生态圈,能够让车成为一个互联开放的平台。也就是说,吉利拥有了APP分发的功能,这一辆辆车可能就是今后的一个个入口,而且是仅次于手机的重要入口,很明显的互联网元素体现。

互联网汽车必须通过装配必要的软件和硬件来实现功能,最重要的、成本最高的、最阻碍用户使用热情的就是是网络流量问题,所以这次LYNK&CO宣布终身免费数据流量实在是一个大手笔。我们车314担心的是,作为一个传统车企,在移动互联网行业是否有足够多的资源能支撑这个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按平均一辆车一个月视频、社交、安全、导航等方面的应用频次进行预估,大约是20GB左右的流量需求(可能以后5G 上了还会大量的增长),按目前1GB约70元的成本计算,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一年大约会是15000元的额外成本开支,如果一辆车按10年计算就差不多顶一个车价了?

我们不清楚吉利的这个运营团队是活雷锋还是真的脑子被驴踢了,但是我们猜测要实现这种模式的,只可能像虚拟运营商一样构建大容量的流量缓冲池,然后通过大数据来实现有效的用户流量分配,这样才能在成本与承诺上实现一个有效的平衡。

所以有一天,吉利说自己是一个运营商时,你千万别惊讶,它现在已经在朝这条路在走了。从这一点上看,LYNK & CO真的算得上是一台互联网汽车,至少在目前所有的汽车产品中,它是最像的。

打法三:信息分享模式到共享汽车的升华

如果只是产品功能方面注入了互联网的应用,那只能算是对互联网最浅层的理解。前面我们说过,LYNK & CO在号称是第一款能实现社交功能分享的汽车,我们的理解就是通过微信、微信实现转发和评论,但这种只能算是信息分享的初级层面,并没有达到深入骨髓那种程度,实际上LYNK & CO走得更远更深更有前瞻性。

我们认为LYNK & CO有很深的互联网基因,是缘自其高层对互联网模式的理解。简单来说,例如在渠道的创新上,领克高级副总裁魏思澜提出了 “无忧体验”的商业模式,“基于对自身技术、品质和售后服务能力的自信和个性、开放、互联的品牌理念,领克将为中国消费者提供行业最高标准的无忧购车、无忧用车的超值体验。”

具体到互联网因素相关的内容上,例如领克承诺为消费者提供终身免费质保,因为你的车辆信息和运行状况实时在LYNK & CO大数据监控之内,只要控制好产品质量,在这方面成本的增长并非成几倍的增长。第二,终身免费道路救援,也是借助LYNK & CO的OS智能平台,通过大数据进行定位,合理分配最新的救援资源前往处理,这也是一种在运营模式上的创新。

另外,在销售模式上,LYNK & CO将线上线下进行融合,包括透明的价格体系和订单系统,最大化节约了用户选购的时间成本,使购车过程更加轻松愉悦。最让人关注的是LYNK & CO提出来的,自由度极高的按年或按月消费的合约模式, 让消费者可以自由灵活的更换车型,满足都市年轻人群个性、开放、互联的用车需求,这也符合互联网的基本特征。

但是我们要强调的是更为高级的共享经济模式的体现,例如共享汽车。领克高级副总裁魏思澜去年10月份在德国柏林发布会现场演示了全球首创的汽车分享技术,LYNK & CO的新品将支持基于信任人群和会员制社群之间的分享功能。我们理解就是远程解锁,授权信任人员进行车辆的使用,为消费者提供与众不同的用车模式,这已经算是共享汽车最初级的模式了。

而后,吉利集团总裁安聪慧又列举了一个更大的设想:用户驾驶一台LYNK & CO汽车到公司上班,这时可将车辆设置成共享状态,其他有需要的用户可以通过手机了解该车辆的信息,通过数字钥匙进行共享或者租赁。好像很眼熟,这不就是当下最火的共享汽车的模式吗?而且通过这种设想,不仅解决了普通大众对汽车分时的应用需求,还解决了单一企业运营在资金、数量等 方面的配桎梏,只需要一个合理的平台就能实现。

后记:汽车行业发展到今天,除了在新能源应用及驱动形式上有质的革新,其实已经很难在产品本身有较大的改变,像这次的产品性能各方面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但是,如何融入到用户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与眼下最红火的互联网技术相融合,成为了众多传统车企要面对的大问题?

综观这次LYNK & CO的发布会,注入了诸多的互联网元素,但实际上与竞品相比并没有质的提升和创新,但反而是吉利的高层对互联网技术与汽车的融合的看法和理念(例如共享汽车、例如按月按公里购车),才是整个发布会的最大亮点,从这一点上看,吉利已经具备全球性企业的潜质,下一步就看如何去把梦想变成现实了!

推荐文章



电信与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备13029860号-11)
Copyright 2025 © 车314 版权所有 About che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