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汽车经销商作为汽车厂家销售链的关键一环,两者的关系理应非常密切。只有经销商卖出车,汽车厂家才能提升销量。而只有汽车厂家不断推出畅销车,经销商才能赚到钱。经销商的与厂家关系,理应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是在2017武汉车展,经销商却拉起了横幅维权“造反”,声讨的就是一家国内的汽车厂家——广汽传祺。这是什么原因呢?
据了解,这家来自黄岗的经销商在本地去年销量仅为几百辆,资金不足,无法满足广汽传祺的提车考核标准而被勒令强制退网,所以才想到拉横幅维权。该经销商痛骂广汽传祺侵占压栈经销商利益,损害已售车主的权益。而广汽传祺官方为此做出的解释则是,该经销商在2016年连续6个月未能达成提车目标,且关键岗位缺失、人员不足、资金严重短缺、店面形象差,导致无法正常运作,数度要求整改,结果均未达到公司要求,所以于4月12日取消该店经销授权。
对此次事件,双方各执一词,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对此次事件的内中乾坤,外人很难做出一个公平的判断。但是无论如何辩驳,双方都对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没有异议——那就是提车目标,又叫做提车考核标准。
其实无论是提车目标还是提车考核标准,背后其实是各大汽车厂家由来已久的“压库存”现象。凭借着压迫性的地位,汽车厂商逼着经销商多拿现车,而且往往是全款拿车,这样导致经销商的库存量会越来越大,资金也越来越被库存套住。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如今的传祺经销商因为资金短缺,未能完成提车目标,最终被广汽传祺强制退网的事件发生。
其实不只是广汽传祺一家,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17年1月-3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一直在60%以上的高危状况。背后就是广大汽车厂家为了销量数据的“好看”,而将库存层层下压至经销商。导致经销商资金链断裂,被迫退网。
经销商作为汽车厂家最基层的端口,决定着一款品牌的销量和服务。如果厂家一味的追求销量数字,忽视经销商的利益和诉求,最终将导致销售网络的全面溃败。起亚经销商集体威胁退网、奥迪经销商抵制上汽奥迪威胁不提车等行为,都是经销商的“反扑”。如今2017年汽车市场,随着政策刺激作用的降低,销量下滑将成为定局,而汽车市场也将进入新常态。只有厂家和经销商携手共同发展,才能共度此关。而一旦还将过去的“压库存”等招数用来对付经销商,一旦惹来经销商的“反扑”,汽车厂家也终将落得个鸡飞蛋打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