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内斗尘埃落定 能否拯救下滑的销量?

姚丙寅 2017年06月02日 15:30

从去年11月开始的奥迪内斗,终于尘埃落定。奥迪承诺在2022年完成90万辆的销量以后,再启动上汽奥迪合资项目。而上汽奥迪放弃组建新的销售公司,将并入目前的销售体系,今后消费者可以在奥迪4S店购买到一汽奥迪和上汽奥迪的所有车型。无论各方是否满意,纠缠了几个月的奥迪内斗总算结束了。可是伴随着这次长时间的内斗,奥迪连续4个月的销量下滑又该怎么破?

奥迪.jpg

奥迪内斗致销量下跌

长久以来,在奥迪凭借着曾经的“官车”身份在德系三强中占据着领先优势,销量常年雄踞奔驰、宝马之上,位居豪车品牌榜销量榜第一。正是有如此强悍的市场表现,有人就曾戏言,建议德系三强的BBA应该改称为ABB,将代表奥迪的“A”放在最前面。

上汽奥迪合资.jpg

可是自从上汽奥迪传出合作消息,奥迪经销商联名抵制提车开始,销量就开始出现了危机。尤其是今年前四个月,奥迪累计销量为16.3万辆,同比下滑13.75%,这也是奥迪近年来在国内市场首次出现销量下滑的情况。而竞争对手趁此机会实现了全面超越,奔驰前四个月累计销量高达19.2万辆,宝马同样交出19.16万辆的出色成绩,两者均实现了大幅增长。如此一来奥迪不仅丢掉了常年在手的销量冠军宝座,甚至一路落到了第三名,德系三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BBA。

奥迪还有反超的机会吗?

有人会认为,既然是因为奥迪的内斗导致销量下滑,如今事情已经尘埃落定,奥迪应该很快就能重振旗鼓,重新站上销量的冠军宝座。但是事实真的会这样吗?答案恐怕是未必。

奥迪A4L.jpg

虽然奥迪销量下滑发生在内斗期间,但其实奥迪根本问题早就已暴露。以奥迪A4L、A6L、奥迪Q7等为代表的车型最近几年都经历全新的换代,但是车型并没有进行大面积革新升级,仅仅是进行了小范围的修改。而奥迪A6L和奥迪A4L等相似的外形设计,无疑陷入了如同大众一般的“套娃”泥潭,产品竞争力明显下降。尤其是在全新奔驰E级和宝马5系的冲击下,曾经的“官车”奥迪A6L从曾经的一车难求,到如今月销量仅仅8000多台,可见消费者对其的不满。

奥迪A6L.jpg

想要提振销量,一靠新车二靠促销。在小排量车型税收减半的影响下,车市销量本就开始出现下滑。而2017年,国产奥迪仅有一款全新车型奥迪Q2将要上市,奥迪A4L也将推出1.4T版本,此外还有一款旗舰车型奥迪A8将要亮相,其他亮点的车型并不多。不少人期待的全新国产奥迪Q5,需要等到2018年才能上市。而在竞争对手方面,宝马要推出以全新5系为代表的14款新车。奔驰更是进入了产品爆发年,将要推出新款GLA、奔驰E 180L和GLC 200两驱版入门车型等15款新车。可见,奥迪在新车方面并没有太多优势,表现明显不如宝马、奔驰,预计市场吸引力也将下降。

奥迪经销商.jpg

既然新车靠不住,那就只有降价促销了。但是如果对奥迪终端市场较为了解,应该知道最近几年奥迪一直靠高额的优惠力度刺激市场提振销量。奥迪A4L、奥迪Q5等更是相继给出了8-10万元的优惠。而如今奥迪想要扼制住销量下滑,只有进一步降价促销。但是继续加大本就高额的优惠力度,势必将降低经销商的利润。而已然在内斗事件中整合起来的奥迪经销商们,是否愿意拱手让出到手的利润,就又是一个未知数。

但不管怎样,在产品不给力的情况下,奥迪想要提升销量只有降价一条出路,区别只是降多降少的问题。而一旦奥迪加大促销力度,势必将引起宝马、奔驰的跟进,豪华品牌价格战一触即发。奥迪的单车利润本就不如宝马、奔驰,能否在这场大战中获得胜利,终将是个未知数。

推荐文章



电信与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备13029860号-11)
Copyright 2025 © 车314 版权所有 About che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