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诞节的前夕,广汽和上汽这两个地方车企的头部集团“官宣”了——上汽集团发布公告称,基于双方在技术研发、资源协同、投资布局、市场拓展、商业模式创新及国际经营等方面的合作共识,公司与广汽集团于12月23日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把握汽车产业变革的战略契机,积极探讨在多个相关领域展开合作。
广汽和上汽的突如其来的“联姻”,成为2019年末国内汽车市场的一项重大事件。其实近年来,全球各大车企集团纷纷联合,比如此前美国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FCA)与法国标志雪铁龙集团(PSA)以50:50的股比进行合并,国内也有一汽和长安、东风组建的T3三大汽车央企联盟。
而广汽和上汽这场“联姻”不同之处在于,这并不是一次全方位、永久的合并或者合作,而是一场有条件、限时“联姻”,“婚期”为5年。
为何广汽和上汽的合作期限是5年?这里有什么缘故吗?
其实这与双方合作本身有关。
新四化关键期 合作降低成本
2020至2025年期间,正是汽车新四化发展重要阶段,而这成为了上汽和广汽的合作时间,也并非巧合。
汽车新四化,指的是电动化(新能源动力系统领域)、网联化(车联网布局)、智能化(无人驾驶或者驾驶辅助子系统)、共享化(汽车共享与移动出行),作为未来发展方向已经成为了业界的共识。
而这些将颠覆现在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每一个都需要巨额的资金进行投入。
为了节省成本、转型发展,奥迪、宝马、戴姆勒等车企频频开始了全球裁员计划。
其中,戴姆勒在计划在2022年之前将裁员至少1万人,为节省大约14亿欧元的资金,用于电动化转型;奥迪同样宣布,计划于2025年前在德国裁减9500名员工,相当于员工总数的15%,并精简在德国的两家主要工厂,以节约60亿欧元的成本,用于电动化转型;宝马也宣布计划到2022年裁员5000至6000人。
尽管奥迪、宝马、戴姆勒等进行了大规模裁员,但也证明了自身有实力解决解决巨额的资金,而剩下的车企无力自抗则只有选择了“抱团取暖”进行合并、合作,从而通过共同研发以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上汽和广汽的合作就是聚焦“新四化”,双方将核心技术开发、共享产业链资源、聚焦新商业模式、合力拓展海外市场四个方面,通过联合能够降低成本投入,从而提升效率,实现强强联合、资源共享,共创规模经济和协同效益。
而巧合的是,这也是当年一汽、东风、长安三家汽车央企的合作主要方面。
2017年12月,一汽、东风、长安三家汽车央企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在前瞻共性技术创新、汽车全价值链运营、联合出海“走出去”、新商业模式等四大领域开展全方位的合作。三方的合作是推出了“T3”出行平台,并且引入了阿里、腾讯、苏宁等社会资本作为“T3”出行平台的股东。
只是不同于一汽、东风、长安的合作,上汽和广汽的合作有着明确的期限,就是5年时间。
5年合作期限,上汽和广汽双方共同助力转型新四化,显然这次的合作有着更多的功利性和实用性。
而与此同时,5年的合作期限之后,上汽和广汽达成了转型目的之后,很有可能将再次变为对手。
合而不同 5年后仍是对手
上汽和广汽本身就是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只是由于形势的变化而选择了报团取暖,本质上还是对手。
而对于2025年的预测,上汽和广汽本身也有着不同的理解。
广汽对2025年的预测主要是技术方面。
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就表示,2025年广汽自主品牌传祺全系列实现电气化,目前技术安排都已完成。此外,电气化是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广汽集团多年来也一直把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效率作为主攻方向,这个目标的实现也以电气化发展作为基础和支撑。
2019年广州车展期间,广汽集团还发布“e-TIME行动”计划,作为“十三五”期间“1513”战略指引下的重要行动计划和行动措施。其中,e是Experience,代表顾客体验,这是一切工作的核心;T是Technology,代表科技创新;I是Intelligence,代表智能网联;M是Manufacture,代表智能制造;E是Electrification,代表电气化。
而上汽集团希望到2025年,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出行服务与产品的综合供应商。
在共享出行领域,2018年11月12日,上汽集团推出移动出行平台“享道出行”,正式进军网约车市场。
此外,上汽还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能源分时租赁企业“环球车享”(EVCARD),目前累计注册用户超过400万,共拥有4.5万辆汽车已进入全国64个城市。车享科技的线上整车年交易量达7.2辆,交易额超过80亿元,在全国120个城市拥有超过2300家线下服务门店,会员300多万人。
与此同时,国际化就是上汽集团梦寐以求的心愿。
上汽集团连续三年创造中国汽车海外市场第一、在海外每卖出三辆车就有一辆是上汽集团生产。2018年上汽集团实现整车出口和海外销售27.7万辆,同比增长62.5%。2019年,上汽集团目标是冲击35万辆销量大关。
上汽集团总裁助理、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兼上汽国际总经理余德表示,今年上汽海外销量预计突破35万,明年是冲击50万辆,2022年左右能够达到60万的规模,到2025年希望能够达到100万辆。
通过对比不难看出,同样是向“新四化”转型,广汽与上汽有着不同的目标:广汽更注重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而上汽则更注重共享化和车联网化,此外国际化也是上汽在2025年的目标。
广汽和上汽这样的合而不同的理念,注定了双方在合作期满之后,将走向不同的方向,5年后仍将是彼此的对手。
你说对吗?
欢迎留言讨论。
本文由车314汽车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