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引进来”到“走出去”,越来越多的品牌都将目光瞄准了海外市场!
根据乘联会此前公布的数据来看,今年1~9月份,国内汽车出口量已达到149.2万辆,同比增长1.1倍,创历史新高。基于不断上涨的出口量,乘联会甚至预测,2021年全年汽车出口量有望超过180万辆。
出口数量大涨的背后,与持续发力的自主车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其中就包含身处产业洪流中的奇瑞汽车。11月25日,以“技术奇瑞 全球热爱”为主题的“奇瑞汽车出海20周年高峰论坛”在奇瑞公司举行。而从奇瑞“出海”的身上,我们亦能看到自主品牌之崛起!
销量见证实力,奇瑞“扬帆出海”20周年
2021年是中国加入WTO的20年,同时也是奇瑞全球化发展的20年。作为我国最早探路国际汽车市场的自主品牌,奇瑞早在2001年就出口首批10辆风云轿车到叙利亚,并借此为出发点,持续布局海外市场。
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奇瑞海外出口达25049台,同比增长92.7%,而这也是奇瑞在年内出口量第六次突破2万台大关。1-10月份,奇瑞集团累计出口21.3万辆,提前完成了20万辆的年度出口目标。
得益于不断上涨的出口量,奇瑞汽车全球累计用户已经超过980万,其中海外用户突破了190万。
作为自主品牌的出口“大户”,奇瑞身上出现了太多的标签:第一个年出口突破20万辆的中国乘用车品牌、连续18年保持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车主热爱的“中国名片”、连续5次获得“最佳海外形象”20强企业……在收获荣耀这条路上,奇瑞汽车还将越走越远!
让技术成为底牌,奇瑞“理工男”的浪漫
站在产业升级、布局新四化的特殊拐点,“技术转型”已成为自主品牌“向上突围”的必经之路!正如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所言,质量是中国汽车出口的“敲门砖”,技术是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在业界认知里,“技术奇瑞”的形象一直深入人心,而事实也正是如此!秉承着“应用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的思路,历时20年发展的奇瑞汽车早已形成了可进化、可迭代的持续创新能力。以发动机为例,除了量产的ACTECO第三代发动机,奇瑞还在开发以米勒循环为主要技术的第四代引擎。
不仅如此,进入“十四五”开局之年,奇瑞还加速“新四化”布局,并在内部确定了学习“双T”企业、坚定“双V”技术的发展思路。学习“双T”企业,一是学习丰田(Toyota),把传统汽车做好;二是学习特斯拉(Tesla),搭建互联网的造车思维。至于重点发展的“双V”技术,则是智能(AV)和新能源(EV)。
在论坛的第二现场,奇瑞汽车还将奇瑞龙山试验中心搬到了会场,再一次向外界展示了奇瑞作为“理工男”的浪漫。当然,每年真金白银投入300多次实车碰撞和500多次台车模拟碰撞背后,反映的正是奇瑞汽车对技术、品质、性能的执着。
除了国内的碰撞测试,奇瑞汽车还常年在巴西、沙特、俄罗斯等全球多个国家开展包含极寒、极热等极端工况试验,进而保证车辆可以满足不同国度人群的用车需求。
因地制宜,从“走出去”、“走进去”再到“走上去”
在论坛现场,尹同跃形容技术是奇瑞的“根”,根深才能叶茂。在有了技术做支撑之后,如何走出去,也就成了品牌关注的重点。事实上,早在创立之初,奇瑞汽车就确立了“打造世界一流品牌”的目标,并坚持执行“无内不稳,无外不强”的全球战略。
具体来看,深耕海外市场20年的奇瑞经历了国际化“三步走”。
首先是“走出去”,2013年以来,奇瑞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全球化布局,并与“一带一路”沿线超70%国家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目前,奇瑞汽车已经成了不少沿线国家的畅销品牌。
其次是“走进去”,如何提升海外品牌形象,奇瑞的做法是“因地制宜”,让品牌融入当地文化,并与所在国合作共赢,命运与共。
最后就是“走上去”,借用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国际公司总经理张贵兵的话来说,要想让品牌真正“走上去”,就要真正懂得海外市场的用户、理解他们,和他们成为朋友。比如在巴西市场,奇瑞通过推广中国的抗疫经验,开展新型的线上上市、上门送车等服务,备受当地消费者赞誉。
在20年的国际化道路中,奇瑞汽车的品牌口碑早已深入人心。从最初“走出去”的单纯贸易,到与合作方合作共赢的“走进去”,再到如今品牌层面的“走上去”,奇瑞汽车已然成为了中国汽车走出去的一张重要名片!
结束语:
都在说中国品牌要走出去,但真正走出去,且获得成功的品牌却少之又少!
基于奇瑞汽车的表现来看,无论是国际化的“三步走”战略,还是品牌“技术奇瑞”的品质口号,又或者是“因地制宜”的合作共赢,无一不是奇瑞汽车走向全球的支撑!
正如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所言,出口强劲也是中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标志。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走上去”的销量,不仅是奇瑞汽车的荣誉,更是中国品牌、乃至中国汽车工业的实力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