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车市场真的迎来了春天?
SUV即将成为消费者的首选?
MPV会不会变成市场的新增量?
每到年底,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思考上面的问题。但轿车、SUV,以及MPV究竟会如何变化,我们或许可以在销量榜单找到答案!
参考乘联会发布的数据,从2018~2021年间,轿车市场依旧是绝大多数消费者选择的主流,虽然其份额相较早期有所下滑,但体量依旧是轿车、SUV,以及MPV三大细分市场的第一名。至于SUV和MPV,二者的份额则在剩余的空间内“此消彼长”。
如果问前面三个问题哪一个最好回答?那必然是第一个!
轿车市场没有迎来春天,但轿车市场正在经历“变天”!之所以这么说,大家看榜单的排名就知道!不同于印象中的合资“霸榜”,在榜单中,也出现了不少自主车型;此外,曾经跌落榜单的帕萨特也出现了“回光返照”,重回榜单前十五。那么,在车市震荡的今天,轿车市场又有何看点呢?
合资“分化”,芯片供应成下滑主因
排在第一名的,怎么不是朗逸?
如果你是前两年买车,你肯定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事实上,自打帕萨特的A柱被“撞”断之后,上汽大众在国内的销量就出现了明显的下滑。除了帕萨特本身,上汽大众的其他车型也遭遇到了“销量困境”,这其中,就包括朗逸车型。
就市场销量来看,朗逸在1~11月的累计销量虽然排名第二,但在总量差距上,已与日产轩逸拉开了7万多台的距离。所以,不出意外的话,今年轿车销量榜单的NO.1,又将被日产轩逸收入囊中,这样看来,上汽换帅可能性又增大了?
可能有的朋友会问,卖得再好,不还是下滑了吗?没错!如果大家查阅各大厂商的财报,或者申明,就可以看到,但凡汽车厂家的销量差,他们都会将矛头瞄准到一件事——缺少芯片。无论是大众、丰田,还是本田、日产,都会面临这个问题。
尤其是排在后面的宝来、雷凌、卡罗拉等车型。在刚刚过去的11月份,丰田卡罗拉的销量下滑了21.5%,丰田雷凌的销量下滑了21.7%,而大众宝来的销量下滑幅度甚至达到了59.4%。可以看到,大众确实是缺销量了!
其实业内还有一个说法,造成众多车型销量分化的一个关键原因是,车企将芯片着重供给利润高的车型。比如大众的芯片供给奥迪,丰田的芯片则供给凯美瑞、亚洲龙、汉兰达等车型,为此,合资家轿市场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中型车“巨变”,消费者更有钱了
在看到榜单的时候,相信你还会感叹一句,现在的人可真有钱!抛开凯美瑞、雅阁、帕萨特不说,就连宝马3系和5系也成了榜单的“常客”!
其实不难理解,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大家买车的预算普遍得到了提升。再加上部分车主有换购、增购的需求,所以BBA这一类车型也就成了不少朋友的首选。当然,除了宝马3系、5系这些车型,像奔驰C级、奥迪A4L等车型也有着不错的表现。
不过话说回来,相对走量的还得看家用中型车。尤其是以凯美瑞、雅阁、天籁为代表的日系车型。
现在油价越来越高,所以消费者在买车的时候,会着重关注那些省油的车型。依托混动技术,凯美瑞和雅阁就可以满足大家的用车需求。但在售价上,因为本田缺芯的缘故,其价格优惠相对以前有了明显的下滑,对比之下,内饰设计更占优势的凯美瑞也就冲到了榜单前列。
当然,在榜单中还有两款车型值得一看,那就是前面没有提到的日产天籁,以及销量出现“回光返照”的大众帕萨特!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价格优势。
在日系车行列,无论是起售价,还是优惠幅度,日产天籁相较凯美瑞和雅阁都更有“诚意”,入手门槛更低。所以,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天籁就时常成为销量榜单的“常客”。
至于大众帕萨特,则因为口碑下滑,同样采用了“以降价换销量”的售价策略。据某平台显示,部分车型的优惠幅度甚至达到了2万元。
乘政策“东风”,自主品牌逆势破局
放在以往,轿车榜单和SUV榜单绝对是两极分化。轿车榜单绝大多数都是合资车型,而SUV榜单绝大多数则是自主车型。
但从11月的榜单排名来看,虽然车型占比的比例没有发生变化,但在轿车榜单当中,比亚迪秦和宏光MINI却冲到了前列,且出现了大幅增长。在轿车大盘出现下滑的今天,这样的增长还是很难得的!
如果要问增长的原因,那就是——得民心!
以宏光MINI为例,除了可以享受政策优势,不限牌、不限购之外,这台车的起售价也不过2.88万台,对于绝大多数想要出行,又没有车牌名额的消费者来说,还是很实在的。正因如此,时下的不少新能源车型才开始了微型车的研发,就连停产的QQ也被复活成了“冰淇淋”。
至于比亚迪秦,则是凭借够用的空间,以及家族独有的DM-i技术,深受消费者喜爱。从各大论坛来看,都不乏等车的车主。可以预料的是,随着燃油排放政策越来越严苛,“可油可电”的比亚迪秦将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首选。
当然,在燃油车领域,吉利帝豪也有着不错的表现。如今,随着第四代车型的亮相,吉利帝豪的家族实力还将得到更进一步地增强。
结束语:
疫情影响、芯片缺失、消费升级、政策导向……
如果说前面两个因素让本就寒冷的市场雪上加霜,那后面两个因素必然可以让本就固化的市场迎来新的生机。
可以预料的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乘着政策东风的自主新能源车型,以及在消费升级需求下的中高端车,还会迎来一波新的销量增长。至于面临缺芯的企业,则会因为价格上涨,而再次遭遇销量困境。
但不管怎么说,今天的轿车市场,已经变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