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车市新闻 >

人不行上汽靠什么都难在新能源市场翻身

2022年10月26日 17:05
阅读量:9985

随着新能源行业不断发展,目前形成了纯电、混动、增程分庭抗争的局面。其中,混动采用了折中方案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比较知名的例如比亚迪DM-i、长城DHT、吉利雷神、长安iDD等等。作为国内销量的老大哥,上汽近日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将会加快推出长续航版PHEV车型。

人不行上汽靠什么都难在新能源市场翻身

那么问题来了,上汽这番举动到底出于什么目的呢?要知道,在新能源领域,上汽一直比较中意纯电路线,像是飞凡汽车、智己汽车,都是上汽一手扶持起来的子品牌。不过这两个品牌可谓是混得有点惨,难不成是因为在纯电领域的碰壁,导致上汽转变了新能源思路?

新能源不顺的上汽,靠五菱宏光MINIEV刷存在感?

提到上汽的新能源之路,飞凡跟智己可谓是两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当初这两个品牌可谓是肩负着上汽在新能源市场的厚望,并且在产品定位层面,也是尽可能跟五菱宏光MINIEV拉开距离。智己自然不必多说,36.88万元的起售价,本身就是冲着中高端市场。

而飞凡汽车就更有意思了,飞凡的前身其实是“R汽车”,当初我们还试驾过MARVEL R这款产品。记得市场部培训人员在讲解车型时,MARVEL R的对比车型可是保时捷Macan。不难看出,上汽当初对于“R汽车”也是寄予了厚望。但事实上,R汽车没有坚持多久就更换成了飞凡汽车。

人不行上汽靠什么都难在新能源市场翻身

在销量上,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智己L7自从6月份交付以来,9月份销量才为1019台。而飞凡汽车1-8月份的累计销量,也仅为8272辆,尚不及2021年1.8万辆的一半。而反观五菱宏光MINIEV这一款车,9月份的销量就达到了37416辆。虽然销量很牛,但从面子上来讲,上汽作为老大哥只靠一款几万块的微型电动车刷存在感,是不是一点面子都没有呢?

低端市场如鱼得水,反衬新能源高端市场毫无建树

事实上,为什么很多人觉得上汽在新能源市场毫无建树?在我们看来,主要是从两个层面考量:一方面是上汽在新能源高端市场不能说屡战屡败吧,但从智己现在可怜的销量来看,确实很难谈得上成功。另一方面,那就是飞凡汽车在独立之后,先天不足导致其高不成低不就,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买飞凡汽车用来跑网约车,这样一来算是彻底绝了飞凡翻身的路。

人不行上汽靠什么都难在新能源市场翻身

同样的参考案例,咱们可以看一下北汽新能源以及广汽埃安。前者天生好像就是为了跑网约车的群体量身定制,而后者可能是想在C端市场打开局面,只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当然,近来年埃安的表现也算可圈可点,最近又是融资成功。对比来看,智己好像确实有点“失败”。

毕竟上汽为了扶持智己可谓是做足了准备,下足了功夫。年初,在上海疫情最严重的时期,上汽也是各种调配资源,确保智己L7能正常上市销售。而智己汽车对外,也一直在强调上汽的背景。但事实上,现在提到上汽高端的新能源产品,又有多少人知道智己这个品牌?对智己L7熟知的消费者又有多少?那么这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上汽与智己的高管在运营上的“失误”或者“无能”表现。就像网友发出的呐喊:难道上汽没有能人吗?还是说“近亲繁殖”太严重,压抑着真正有能力的人的崛起?

格局不够的高管如何带领上汽冲击高端新能源市场?

对于车企而言,为什么说高端新能源市场一定要做?事实上这个问题很好回答。一方面,高端新能源市场意味着足够的品牌影响力,就像特斯拉,如果在燃油车时代,肯定无法跟BBA相提并论,但在新能源时代,特斯拉的品牌影响力丝毫不输BBA。反观上汽,更多是靠合资品牌的影响力。

人不行上汽靠什么都难在新能源市场翻身

另一方面,其实更好理解,就是利润。像蔚小理为何一直要做高端,就是出于对单车毛利的考虑。简单来说,十台五菱宏光MINIEV的利润可能都比不上某品牌一台高端纯电车型的利润。特别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这样的利润差别将会直接体现在财报数据上。

在市值差距上来看,上汽要排在比亚迪跟长城之后。在我们看来,这或许也跟某些集团的高管眼光有关系。曾记得某位上汽高管在公开场合直接表示,不会与华为进行合作,要“自建灵魂”。然而“自建灵魂”说起来容易,实际执行起来可谓难上加难。那么问题来了,找华为帮忙的车企混得又怎么样了呢?

人不行上汽靠什么都难在新能源市场翻身

事实上,大家都很好。特别是跟华为深度合作的AITO问界系列,不光屡次打破行业记录,在销量上也是节节攀升。根据数据显示,问界系列在9月份的销量高达10142辆,完爆智己汽车。从这点也可以看出上汽集团的某些高管眼光确实不行,格局也跟不上,导致整个上汽始终在各种环节上掉链子。所以,有这样的高管到底是上汽的福气还是不幸?

写在最后

从这些年上汽集团在新能源市场取得的成就以及达到的成果来看,显然跟前期投入不成正比。特别不管是飞凡汽车还是智己汽车,都没有达到上汽的预期。而推动混动车型,或许是上汽打算解决燃眉之急的做法,要么在高端市场另辟新径,要么在市场规模上实现新的突破。

人不行上汽靠什么都难在新能源市场翻身

而混动相比纯电在现阶段拥有更大的市场,但问题是混动+长续航这套方案能否帮上汽集团苦海?我们持怀疑态度,毕竟在比亚迪、长城、吉利、长安面前,上汽的竞争力又有多少呢?又有多少人知道EDU混动系统?特别是缺乏格局与长久眼光的高管,上汽想在新能源市场翻身恐怕并非易事。

Copyright © 2024 车314 版权所有 About che314
电信与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备13029860号-11)
联系邮箱:wuml@cn3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