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从2001年成功加入WTO后,不仅有很多的国外品牌蜂拥而至,中国的自主品牌也在快速的走向世界,一路高歌猛进,在2012年达到了顶峰,自主品牌汽车出口达到了顶峰,自主品牌出口首次超过百万,达到了105.61万辆。
作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的中国,目前国内市场已经出现了饱和迹象。尤其是自主品牌的车型,产能过剩。虽然自主品牌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随着竞争的激烈,远低于合资车型的售价,极大的削弱了产品的利润。在某些汽车工业相对落后的国家,开拓海外市场是必然的选择。走出国门的自主品牌主要有奇瑞、长城、吉利、比亚迪还有力帆。这些车型都在海外市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是在2012年之后,自主品牌的出口量出现了连续两年的大幅下滑。在今年5月份,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政府将通过多种方式,扶持车企走向海外市场,包括完善财税支持政策、发挥优惠贷款作用、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扩大融资资金来源、发挥人民币国际化积极作用等。很多品牌都闻风而动,开启了新一轮的海外市场扩张。
奇瑞从2009年就进入了巴西市场,拥有着6万的用户。并在2013年奇瑞汽车更是投资了1.3亿美元在巴西建厂,去年正式投入使用,年产能为5万辆。紧凑车型的Celer(风云2)和S15(奇瑞QQ的替代车型)在巴西实现了本土化的生产。在2016年奇瑞计划在巴西投产三款SUV瑞虎1、瑞虎3和瑞虎5,投放的先后顺序不定。但是巴西的汽车产业连续下滑20个月,奇瑞在巴西的总产量大约为5,000辆,这意味产能利用率仅为10%。
在今年的7月份,力帆在俄罗斯的工厂举行了奠基仪式,标志着力帆汽车在俄罗斯的全资工厂全面启动建设。计划于2017年竣工,初期将采取全套散件组装,投产后计划年产能达6万台,之后将逐步实现本地化,最终形成年产20万辆汽车的能力。虽然今年11月份,力帆俄罗斯销量同比增长3%至1,901辆,成为中国在俄销量最高的车企,但前十一个月销量却是36%的下滑,累计销量也仅为为12,578辆。
长城在俄罗斯的工厂也在今天的9月份开始动工,计划2017年竣工,计划产能将达到每年15万台。主要生产哈弗系列的产品。俄罗斯是长城最大的海外市场,虽然销量出现了大幅的下滑,但只卖车不投资做法和俄罗斯汽车产业政策直接抵触。俄鼓励外国汽车品牌投资建厂、本地化采购。
在目前销量下滑严重的情况下,自主品牌仍选择海外建厂不仅能够压低成本,还能为以后开拓市场奠定了基础。而长安和奇瑞正在探讨在海外市场合作的可能,之前,双方已经在探讨于巴西市场建立共同投资平台,以共享平台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在“十三五”期间,中国车企要实现海外销售和当地生产300万辆。我国的汽车产量到2020年将到达3000万辆左右,远远超过了市场的需求。所以生产这300万辆容易,要卖出去有这么简单吗?